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系列报道之八:水土保持篇
抓水土保持
护绿水青山
初秋时节,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风景秀美,一层层梯田从山腰延伸至山脚;一幢幢红顶白墙的农家别墅洒落在群山之中;一条条盘山道路连接村庄和城镇,四通八达;一座座生态堤坝和堰坝守护着岳西多条河流安澜。“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岳西县山水的写真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始终把水土保持放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聚焦提升人为水土流失防控能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能力、水土保持监测服务支撑能力,加快制度创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明确责任,让水土保持工作有规可依
欲见山河千里秀,先保大地一寸土。防治水土流失需有规可依。
为了让责任更加落到实处,安徽省以水利部等国家七部委组织开展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考评为抓手,于年出台了《安徽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同时,各市建立了水土保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体系,更好地发挥水利部门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牵头作用,落实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及社会各方面责任,着力从源头监管、部门协同、督查检查、信用措施、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年省政府批复《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年)》,各市编制了本级规划,省市均编制了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或实施方案,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年省政府划定公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年省人大修订《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明确了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禁止新建破坏植被、损坏地貌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露天采矿生产建设项目,强化了对矿山项目人为水土流失管控。
科学治理,让群众切实享受丰硕成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纳入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提出“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这为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安徽水利部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和经济社会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金寨县邢湾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梅山水库上游的斑竹园镇,属于淮河流域史河水系竹根河支流,总面积57.9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20平方公里。作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水利部门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治理工作,构筑生态三道防线,即全面封育管护,开展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公益林管护,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形成山丘第一道防线;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综合整治水蚀坡林地,建立坡面第二道防线;建设生态护岸、沿河植物保护带和小型湿地,恢复和改善水生态,构建沿河第三道防线。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邢湾小流域打造成为绿色天然氧吧,休闲旅游胜地,美丽幸福家园。
邢湾生态清洁小流域已形成红色旅游区块状水保生态景观,南流河、柳四沟带状水系廊道景观,封育保护等面状自然生态景观,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优良,大别山特色小镇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不断拓展,农村群众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居民收入明显提升。获评“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先进集体”、“省级特色小镇”等殊荣。
邢湾之变,得益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安徽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作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水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景观建设、产业结构等内容引入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统筹配置沟道治理、生物过滤带、水源涵养、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等措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高质量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多目标协同的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
自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歙县、岳西县、芜湖市繁昌区3县区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小流域、泾县漕溪河小流域、石台县塔溪河小流域、明光市百道河(柴尹段)小流域4个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安徽示范创建数量为全国最多省份之一。
严格监管,为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保驾护航
安徽以高水平高效能的监管促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努力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源头管控方面。与发展改革、经信等部门互通信息,通过提醒、约谈等方式督促建设单位履行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手续,在方案审批中,对不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要求的一律不予许可。
——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实现了在建项目每年全覆盖监督检查和重点项目验收核查,适时与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专项检查,有力推动实现“管行业、管建设、管生产必须管水保”。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出台了《安徽省实施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细则》。联合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六安市金安区、宣城市宣州区、池州市贵池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作,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
——建立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以卫星遥感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提高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无风险不打扰、低风险预提醒、中高风险严监控”,共核实查处违规项目个,对17个农林开发等生产建设活动按行业移送处理。
——在信用监管方面。全省共认定上报44个水土保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