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民生工程新征程感受乡村振兴的民生魅力
TUhjnbcbe - 2024/4/25 17:11:00

□记者邓柱通讯员黄丙坤

“从脱贫攻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深切感受到民生工程政策魅力,给我们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西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5月6日,东至县尧渡镇西村村党支部书记戴有晴说,西村村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利用民生政策,做活产业和乡村旅游大文章,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引领强根基

年5月份西村村村支“两委”只有2人,再加上交通不便、村级集体经济落后,支部战斗力不强,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为改变这一状况,东至县委组织部于年5月份下派第一书记和扶贫专班,找问题谋良策,帮助西村村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今年27岁的戴有晴年退伍回乡,积极响应县委鼓励优秀退役军人回村任职号召,投身家乡发展建设,年9月,担任尧渡镇西村党支部书记一职。目前,村“两委”班子5人,平均年龄39岁。

在去年抗击疫情期间,村里一户贫困户一年内2个劳力意外去世,村民商议大伙捐资成立“帮扶基金”帮助困难群体,后经村“两委”、乡贤、党员群众商讨组建党群“智囊团”,村发展思路大家想,村发展方向群众议,村发展工作集体做,通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帮助困难群众共同致富,村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美丽乡村聚人心

年西村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省级中心村建设点。通过恳谈会、板凳会、协调会等逐户上门做工作,遇事多倾听村民心声,了解村民诉求,渐渐地群众理解了支持了。村干部戴文秀带头拆除自家的厨房,60多户村民以50元/平方米的低价主动拆除多处房屋、围墙,让出空闲地,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也增加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69岁的低保户戴学全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元的工资,加上自己和89岁母亲的低保金,每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68岁的戴长水在家门口给种养大户打零工,一天有元的工资,一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为照顾91岁的公公和自己80岁的母亲,戴贵红选择在村里的农家乐当厨师,每月收入多元;30多岁的桂少杏放弃在外务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他说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乡村美了,人心齐了,村民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生活奔头更足了。

产业发展铺富路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村里利用党建引领、资产收益扶贫、“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产业扶贫等民生工程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等,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年4月,戴有晴联合11户村民成立起点家庭农场,流转40多亩荒芜田地养殖小龙虾,开办农家乐。他们约定合作社收益部分拿出10%作为村集体收入,再拿出10%作为帮扶基金资助困难群体。今年年初,戴有晴又和17位村民联合试养溪石斑鱼,目前已建设48个鱼池共80亩;利用产业扶贫资金种植菊花面积60亩,季节性用工需求量大,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在“四带一自”特色种养民生工程政策的引导下,村里大力发展龙虾、葛根、蜂蜜、野生猕猴桃等农特产品,年年起获龙虾斤,收获蜂蜜0斤,采挖野生葛根斤,采摘野生猕猴桃斤,产值达多万元。年9月份,西村村举办以“展农业示范成果、促消费扶贫升级”为主题的首届龙虾美食节,带动龙虾及葛根、蜂蜜、野生猕猴桃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村民钱逢琴几百斤野生葛根通过电商销售一空,低保户何得春养殖的蜂蜜、鸡鸭鹅成了紧俏产品,卖了1多元。年,西村村集体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10.7万元,带动33户贫困户增收多元,并于当年顺利脱贫。预计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村民务工收入人均1万元左右。

现如今,西村村森林覆盖率达95%,被评为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同时被东至县委评为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工作先进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池州推进农饮工程维修养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生工程新征程感受乡村振兴的民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