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堤、塌方、管涌、蚁穴……连日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的三大圩口险情不断。为巩固堤防,保护万余名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7月18日,当地先后出动人力近人次,调运石子、黄沙、黄土近吨,抢修子埂长米,抛石固堤米,开沟导渗米,7天处理各类险情35起。
运送石料的车辆不时驶过。苗子健摄
战时状态
贵池区墩上街道的三大圩口,是相邻的庆丰圩、跃进圩、双丰圩,紧靠长江支流青通河,受长江洪峰和持续强降雨影响,7月6日圩口超设防水位13.5米,7月7日超警戒水位14.5米。
一天之内,水位上涨1米,墩上街道迅速进入全员战时状态。
“这三大圩口修建时间都比较久,我们正在陆续实施防洪治理工程,没想到刚完成双丰圩的改造加固,就遇到这么大的水。”墩上街道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钱新华介绍说。
面对持续上涨的水位,街道实行24小时主要领导带班值班制度,防汛责任人24小时在岗在位;全体机关干部除在圩口防汛外,24小时住街待命。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名党员走上防汛一线。同时还整合各方力量,仅7月12日至16日,5天时间累计投入人次,在庆丰圩、跃进圩、双丰圩共米的圩堤上防汛抢险。
为了确保群众安全,墩上街道未雨绸缪,协调专业机构对圩区村庄进行标高测绘,制订人员转移工作方案,设置集中安置点7个,确保关键时刻群众安全转移。
7月11日,三大圩口附近超保证水位15.5米,7月15日达最高水位16.06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4米。大水持续高位,圩堤开始经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12日起,三大圩口开始不断出现险情。
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三大圩口,村民在加固圩堤。苗子健摄
危急时刻
7月13日,由于水位太高出现漫堤,如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堤防溃决。得到消息后,墩上街道迅速组织多人,在区水利局专家的指导下,奋战到14日凌晨,筑起米长的子堤,才将大水挡住。
漫堤控制住了,但塌方又来了。
“7月15日到17日,内堤连续出现塌方,大家每天都在忙,精神也高度紧张。”驻守庆丰圩的步岭村党委书记方春苟患有痛风,面对险情,他忍着病痛带头奋战。经过大家的昼夜奋战,险情最终被消除。
更大的险情,出现在跃进圩,连续多日,这里出现塌方、管涌,甚至外堤还发现一个两米长的白蚁蚁穴。
在跃进圩茅坦段,74岁的老党员方贵生,定点值守在内堤一个小棚子里,他的面前是一处刚刚处理完的管涌,而这处管涌的发生,源自外堤一个隐蔽的白蚁蚁穴。
7月15日凌晨1时许,方贵生跟其他村民一起巡查时,发现这里有碗口大的漏水孔,而且漏的是泥水。有管涌出现!方贵生立即跟值班的茅坦村村干部、抢险专家组报告。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大家立即对管涌进行封堵,但却发现漏出来的水越来越大。不好!必须找到渗流的孔隙!专家组建议,以管涌处为中心,向两侧延长20米搜索。
就在大家寻找管涌原因时,一辆运送泥土的拖拉机在经过时,突然将外堤压塌了一个两米长的大口子。那是一个白蚁蚁穴,有两米深,已经被掏空了。
险情突然出现,墩上街道立即调集人员紧急驰援。上百人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终于在7月16日凌晨5时许,才最终将缺口和管涌封住。
出现滑坡、塌方的地方覆盖防雨布。苗子健摄
持续奋战
7月18日,雨又下了起来,在庆丰圩的内圩坝脚,数十名当地村民正在疏通导渗沟。内圩堤顶覆盖防雨布的地方,是刚刚处理好的塌方。
满是泥泞的跃进圩,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内堤斜坡上,当地村民排成一线巡逻查险。堤顶运送石子的农用三轮车,发出“突突突”的声音不断驶过。
据统计,7月12日至7月18日,墩上街道三大圩口共处置塌方、滑坡12处,薄膜覆盖米,抛石固堤米;发现并处置较大管涌23处,开沟导渗米;外堤坡彩条布挡浪米。
“这里的圩堤,老埂有40多年历史,又是三条河流汇聚的地方,面对这么大的水,压力可想而知。目前险情还在不时出现,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贵池区水利局规划设计办公室工程师黄志鹏说。
7月18日18时,面对严峻汛情,安徽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洪水还在持续,保卫家园的战士们,也将继续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张磊韩震震苗子健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