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明清时期的寒衣节民俗
TUhjnbcbe - 2024/9/14 21:52: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导读:明清时期的寒衣节民俗

十月初一,寒衣节。在古代又称为“秦岁首”、“十月朝”。秦朝曾经将十月初一作为岁首来过。“十月一,送寒衣”的习俗在唐代已经出现,不过那时主要是给生人送寒衣,如“孟姜女送寒衣”。宋朝时期十月初一朝廷授衣,士庶上坟祭扫,如同寒食,但没有成为正式节日,元朝开始出现了“寒衣节”,北京“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人们给亡人烧化单衣与袷衣,以表达对亡灵的孝敬。明清时期寒衣节成为与清明、中元并列的悼亡节,十月初一给亡人送寒衣成为城乡通行的节俗。

明朝寒衣节更出新招,市肆以刻版印制五彩纸衣出卖,彩衣有男女不同的式样,大约一尺来长,并有包裹寒衣的纸套,在纸套上写明收衣人的姓氏行辈,及寄送者某某,如同正规的邮件。晚上家家在一番祭奠之后,人们呼唤着亡者的名号,将寒衣焚之于门,有的焚于墓前,称为“送寒衣”。如果是新亡人,用白纸制作,说新鬼不敢衣彩色。送白衣者哭,女哭十九声,男哭十一声,以焚化的形式向另一世界奉送祭品,大略始于唐朝,这很可能跟唐人全面接受佛家信仰有关,从秦汉的瘗埋到唐宋的烧祭,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大变化。

清朝北京寒衣节俗一如明朝,但有货币化的趋势,有人将纸钱装入包袱中焚化,送给祖先的是灵活使用的冥币而不是固定式样的寒衣,祭品的简化反映着人们信仰心理淡化的趋势,同时它也模糊了寒衣节的节俗特色,使寒衣节逐渐变成了一般的“鬼节”。清代河南获嘉,十月朔,墓祭如中元节,制作纸衣,并焚之墓侧,安徽怀宁,十月初一,城中请僧道举行法会,“剪纸为衣,以赈孤魂”。乡村在十五日晚进行,称为“送寒衣”。这里送寒衣重点不在祖先,而在赈济孤魂,这是与中元节俗近似。清代湖北应山同样如此,家家备香纸酒饭,“祭鬼魂之无祀者”苏州称十月初一为“十月朝”,官府祭郡厉坛。

游人多在山塘看“无祀会”。偶尔有如寒食墓祭的,但人们无论贫富都要祭祀祖先,多数人烧冥衣,称为“烧衣节”。对于新亡者,人们要请僧道作功德,亲戚前往拜叩灵位,名为“新十月朝”。十月朔日,天气近寒,俗语云:“十月朝,十家小户穿棉袄。”。为了御寒,人们加上了冬衣,同时还生起了炉火,唐宋时期北方城市居民在十月一日正式生火升炉,直到来年二月才撤火,这如当今北方城市的供暖时间大体一致,不过古人对开炉的第一天特别地珍重,人们作“暖炉会”,家人好友围坐饮啖。

明清时期依然如此,康熙《太平府志》记载:“孟冬朔日,古谓之民岁腊。涂邑是日始以火御寒,市糕作供,曰‘暖炉’”,亲戚相馈,旧时上海的“炉节”即由此而来。明清北京人从十月初一开始烧炕,直到二月初一停止。北京烧的是西山之煤,“人力极易,所费无多”南方地方气温下降稍晚,所以南方一些地方在十月十五日送寒衣。安徽怀宁,十月朔,城中率召僧道剪纸为衣以赈孤魂,谓之“送寒衣”。“乡俗则于十五之夕”。湖北荆州将十月十六日视为“寒波风”来临的日子,俗称为“韩婆风”。民国初天门人以十月十六作为冬季天气预报日,说此日寒婆打柴,晴一日,仙家有柴烧,主一冬多雨雪;阴一日,仙家无柴烧,主一冬多晴朗。

十月初一,在明清时代还是雇工开始歇业的时间,从这天开始,人们辞掉工人,准备自家过冬。明代北京人称雇工人为“年作”,“至十月初一日,则各辞去。谚云,家家去了年作的,关了门儿自己吃。”陕西西乡也在十月初一,给雇工放假,谚云:“十月一,放雇的”。河南获嘉农家是日祭场,谓之“闭场门”。山东人此月农事告竣,田主家要设宴犒劳佣工,称为“辞场”,俗称“打散场”。散场之后,散落在田地的庄稼,人们可自由收取,不受干涉。这与月令所载,闭藏之后,牲畜、作物任人收取的古老习俗规定一脉相承。

凡节日都有一定的食品,十月初一,虽然主要以送寒衣的方式慰藉亡灵,但也有祭祀食品。十月一的祭祀食品,从传统上看,是黍米羹或麻羹豆饭。明清时期,各地食品不一。陕西临潼,十月一日,鸡鸣,焚纸、献馄饨,祭先人。安黴池州做芝麻糍粑,用荷叶包裹喂牛,说感谢耕牛一年的辛劳。近代贵州盘县,将十月初一称为“牛王神生日”,各寨的农人,捐资举办牛王大会。各家用新糯米制饼,先取一团喂牛,一团挂牛角上,然后将多余的糯米饼分送城内亲友,以此答谢中秋节接受他们的果饼馈赠之情。湖北应山人在十月初一,用酒饭祭祀无后嗣的鬼魂,农民还要蒸米作糕,加上雄鸡一道祭祀土神,祈求来年的丰收。

农历十月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月份,它不仅是收获祭礼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月,同时也是冬寒乍起的时月。因此,十月是既喜且忧的月份,人们在十月节中一面聚餐会饮,欢庆丰年;一面祭祀祖灵,祈请先人的佑护,为渡过寒冬作精神与物质准备。后世的十月节俗活动或隐或显地传袭了人们这种特有的时间感受,历史文化环境虽然有了较大变化,但人们的谋生方式、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基本如旧。

文/小鹿侃春秋

(声明:本文由小鹿侃春秋原创,素材来源于网络,带你解读明清历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时期的寒衣节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