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全区大张旗鼓开展玻璃回收工作
越秀区诞生的“定时定点”解决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去向,但可回收物中的低附加值物如何回收?昨日上午,广州市城管委组织媒体参加“垃圾分类各区行”。越秀区今年5月开始试点玻璃回收,引入社会力量,由区成立统一的回收车队,让回收企业实现“微利”。
玻璃是典型的低附加值物,数量较大,回收需占用很大的空间。昨日上午,来到白云路与东川路交界的玻璃回收房,现场整齐地摆放着四个垃圾桶,分别装着白色、绿色和咖啡色的废弃玻璃。现场还有一台称重机,用来计重回收。越秀区白云路的废弃玻璃回收点,环卫工人展示回收的玻璃垃圾
越秀区城管局分类办主任陈小龙介绍,很多企业不愿参与低价值物回收,主要原因是运输成本高。越秀区与市供销社合作,运输队伍由越秀区提供,“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运作负担,区里面还少付了生态补偿费,同时实现了企业的微利。”
“反正都要拉走,肯定送回收企业更划算。”环卫工人袁先生称,回收一斤能赚4分。这些钱被返还给进行分拣的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拿到补贴,做分类会更积极。袁先生表示,自己一周能分拣出来24桶的玻璃。按照一桶100公斤的规模,他一周能多拿192元。
据介绍,越秀区今年5月开始在白云街、珠光街、农林街、华乐街和流花街试点玻璃回收,共收集玻璃38吨。越秀区正计划在18条街道全面铺开玻璃回收,乐观估计,未来全区每天能回收10-20吨玻璃,实现垃圾减量达1%-2%。
尽管如此,陈小龙认为,目前对低价值物回收企业的补贴依旧不够。他建议,将资源回收处理当做一种处理手段,把原本给焚烧厂、填埋场的垃圾处理费转移到资源回收企业,从而激励企业在社区布点,继而完善可回收物的回收络。
现场
环卫工连年减少
定点桶监督现尴尬
昨日上午,们首先来到珠光街东园社区。有询问,“定时定点”实施后,桶边监督成为重要一环,但有东园居民坦言并未看到监督人员。陈小龙回应称:“原本由环卫工充当监管的角色,但他们还承担了二次分拣的责任。角色一下转变了,但还没适应过来。”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环卫工紧缺,已经很难做到环卫工与投放点的"一一对应"。”陈小龙表示,街道环卫站依靠垃圾费维持街道环卫保洁,但垃圾费目前仍是15元,再加上环卫工工资调涨,环卫站遇到了很大的运营压力,环卫工的数量就连年减少。
陈小龙表示,“定时定点”遇到的这个问题,说明现阶段垃圾收费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投放方式的改变,亟须对垃圾收费进行改革。中华玻璃()新闻部